海水观赏鱼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正常鱼类的身体表皮和内脏都有细菌存在,而鱼类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多机会与细菌接触。因此,鱼体受到外伤或环境突变而使本身抵抗力下降时,就极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当细菌感染时,鱼体通常出现红肿和出血,起红色斑点,烂尾,鳍溃疡,眼朦等等。由于各种细菌的感染时间与发病程度各不相同,一定要仔细观察才能诊断是何种细菌感染,而大多数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的并发症。因此。必须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也可作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以求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

(1)鳃病

①细菌性鳃病:病原菌是粘液菌,属于格兰式阴性细菌。症状为大部分皮层组织溃疡,鳃充血,鳃纤维甚至鳃裂也失去,此病与水质的好坏有很大关系,水温升高至28℃或以上时,酸度和水中有机化合物增加,就容易发生此病。

治疗方法:把病鱼隔离,在水中加新霉素和氯霉素(在每公升水CDu50毫克)连续浸浴7天;

②寄生虫鳃病:是由指环虫(Dactylogyrldae)寄生引起。

采用淡水药浴法处理鱼鳃部寄虫有效而且安全。用9份淡水配l份海水制成药浴用水,保持温度在26℃,让病鱼浸浴约1分钟~29f~。这种处理方式对体弱敏感的鱼,对因鳃病而厌食数日已瘦弱的病鱼都较有效。

治疗方法:鳃部寄生虫还可以用0.01 ppm高锰酸钾药浴5分钟~10分钟或福尔马林1:4000药浴l小时均有效。处理时用药剂量要小心。

(2)细菌性溃疡病

病原体是布鲁氏菌属的嗜血菌,属于格兰氏阴性细菌。如烂鳍、烂尾是很常见的。

病症主要为皮肤溃烂,特别在颚的边缘和口的附近。感染的途径大多由不洁的食物和水引起。对成长的鱼类与幼鱼都会感染,死亡率则以幼鱼为最高。这种病症通常会与假单胞菌一起混合感染。

治疗方法:把病鱼隔离用红霉素、新霉素和氯霉素药浴7天以上。

(3)败血症

病原是假单胞菌,属于格兰氏阴性细菌。这是一种最普遍但对珊瑚礁鱼影响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此病大多发生在夏季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低,饲养密度高的时候。鱼患此病,尚无适当的治疗方法,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主要病症是表面皮肤溃烂、出血、眼朦、肛门脱垂、腹水、内脏器官内有黄绿色积水、腹膜与内脏粘连、肝变黄绿色并有小出血点。诊断显示红血球及血红素显著降低,有严重的贫血,白血球增加而淋巴球反比例减少,还有血糖、血球蛋白、血胆固醇和尿酸均降低。

治疗方法:必须改善环境,隔离病鱼,在饲料中加呋喃唑酮喂饲病鱼。


(4)弧菌病

病原是弧菌,属于格兰氏阴性细菌,病症随受感染的鱼体而异,大多是表面皮肤红肿,出血,特别在鱼鳍的底部及身体的腹部最为明显,诊断显示:红血球、血红素、和血浆溶解冈素都减少,但白血球则显著增加。

治疗方法:用抗菌素,以用黄胺类,卡那霉素或链霉素等较好在使用抗菌素治疗前,必须先确定有没有原初寄生虫感染。

美国现在多采用口服疫苗,效果甚佳。

还有一种方法:治疗时先把病鱼捞到治疗箱中,在1000cc水中加13mg的氯霉素或新霉素,使鱼在治疗箱药浴7天。这7天内每天抽换一半水,并使水一直保持原有药量。此法治疗效果不错。

(5)结核菌病(TUberculosis)

结核菌病原是鱼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piscium G)结核病是珊瑚礁鱼一种相当普遍的疾病。此病的死亡甚高。当急性发病时,1天~2天内可使全部鱼死亡而鱼体没有任何症状。但急性发病少,多为慢性发病,如在体外发病,症状是皮肤上有一块一块褪色的云斑,如在体内发病,内脏有黄色损伤,鱼发病时呼吸急促,失去食欲,经常躲在黑暗的角落里,鳍失去光泽并有溃烂、分裂、皮肤上会有瘤、眼睛突出、停浮于水面直至死亡。解剖病鱼发现全身内脏器官均有假性囊肿结节,尤其在肝脏、脾、心脏器官中更为严重。

治疗方法:发病初期,用四环素治疗有显著的效果。也可将鱼移至医疗水族箱,在l升的水中加入15克的金霉素或氯霉素,药浴3天~4天,每天换水1次,病情严重的鱼应早日隔离,避免使其它健康鱼的肝脾受损,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用臭氧消毒,或者用紫外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