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病的防治

(病状)  弧菌病有的称为细菌性溃疡病,其病状随着患病鱼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较为共同的病状是,发病初期体表部分褪色,随后充血或出血(鳍基部和鳍膜最为明显)、鳞片脱落、形成溃疡;有的肛门红肿或眼球突出,眼内出血或眼球变白混浊。牙鲆仔鱼肠道白浊,腹部膨胀;真鲷、黑鲷鳃贫血,腹部膨胀、内有腹水。解剖病鱼,肝、肾、脾等内脏出血或淤血,甚至坏死;肠道发炎、充血,肠黏膜组织腐烂脱落,肠内有黄色或橘黄色黏液。
    (病原)  病原为弧菌属(Vibrio)中的一些种类,菌体短杆状,稍弯曲,两端圆形,大小为0.5~0.7微米X 1—2微米,极端单鞭毛,有动力,革兰氏阴性菌,对0/129敏感,TCBS培养基上易生长。
    (临诊)  从外部病状或内部器官的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镜检病灶组织,可看到大量具有动力稍弯曲的杆状细菌,但确诊应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
    (流行情况)  弧菌病是多种海水养殖鱼类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鲷科、鲈科、鲻科、纯科、够科和鲆、鲽类等都可受其害:发病适宜水温为15—25摄氏度,每年6~10月是流行病季节。水质不良,池底污浊,放养密度过大,饵料质量低劣,操作管理不慎,鱼体受伤等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此病的地理分布是世界性的,特别是在温带地区。
    (预防)  1、保持优良的水质和养殖环境,不投喂腐败变质饵料。2、放养密度不宜过大,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3、用淡水或浓盐水浸洗治疗体表、鳃上的寄生虫病以后,要投喂抗菌素药饵,方法同治疗。4、死鱼要及时捞出,对发病池塘或网箱应消毒隔离。5、接种鳗弧菌疫苗,美、日等国已有商品性产品。
    (治疗)  1、氯霉素、金霉素、盐酸土霉素或四环素等抗菌素纯粉剂,用量为每天每千克鱼体30—70毫克,制成药物饵料,连续投喂5—7天。2、磺胺类药物,例如磺胺甲基嘧啶等,第一天用量为200毫克/千克(鱼体重),第二天以后减半,制成药物饵料,连续投喂7—10天。在口服药饵的同时,用1毫克/升(水)含氯消毒剂(含有效氯25%—32%)全池泼洒2—3次,每日或隔日1次,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