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草缸造景性之变异有啥稀奇

    人类因生理性病变或发育不全等因素,会造成”两性人”(俗你“阴阳人”)。这些“两性人”,经医生手术后,可由“男”变“女”,或由“女”变“男”。当然,这都是属于不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在自然界的鱼类中,也存在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性变情况。与人类不同的是:这些能性变的鱼类,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惊变”。

  在鱼类的性变中,司空见惯的黄鳝就是一种。几乎全部黄鳝从卵孵化出来后,一直到第一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卵巢),当小黄鳝性腺发育成熟(体长约35-40厘米左右),并第一次产卵后,部分个体性别产生“性变”,即雌性(卵巢)转变为雄性(精巢)。当体长在53厘米以上则多数变成了雄性(精巢),而且从此之后,就终生为雄性了。鱼类学家把这种现象称这为“性逆转”。

  在我国新疆伊犁河中生活着一种鲤科鱼类的裂尻鱼,它们的性变情况却与黄鳝相反。当它们体长在25厘米以下时,全部都是雄性,体色为银白色。当体长达到30厘米时,一下子全变成雌性(与黄鳝不同的是:黄鳝性变是逐步的,而不是“一下子”),体色也渐渐变成了暗黄色。鱼类学家认为这种随着体长而性变的“逆转”现象,在鲤科鱼类中比较罕见。

  无独有偶,前苏联科学家在欧洲水系中发现了一种三倍体银鲫鱼,这种鱼群中没有一个“雄性公民”。当银鲫鱼在繁殖后代时,虽然雄性鱼类的精子来刺激它们的卵细胞,但精子并不参与受精过程,只能起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卵细胞进行自我分裂,从而发育成雌性后代。这些和“母亲们”清一色的“女儿们”,实际上是没有父亲(血缘关系)的后代。也正因为它们世世代代进行着母性遗传,才保持纯洁的“女儿王国”。

  后来,在我国黑龙江省方正县水库中亦发现这种类似的银鲫鱼(由于体色银白色的鲫鱼,故名),也是一种三倍体鱼。我国鱼类学家了解到此性状后,采取“异精雌核发育”的特技,以江西兴同红鲤为“父本”,借红鲤的精子来刺激银鲫的卵子,再让其雌性原核发育成雌性后代,这样新一代仔鱼的形态结构与“母亲”一模一样,成为“清一色”的新品种--异育银鲫。经各地推广饲养,具有食性广、更耐寒、成活率高,生长快的特点,成为我国池塘养殖品种的新秀。

  再以海洋里来说,我国黄海中有种鱼名叫“黄鲷鱼”,又有着奇妙的性变。黄鲷鱼在幼鱼时具有两性生殖器官,它们首先发育成雌性(和黄鳝有些类同),当第一次性成熟,产过一次卵后,卵巢就逐渐萎缩(或消失),取而代之的精巢开始发育,变成了雄性鱼。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海洋生物学家罗伯特·沃纳,对鱼类性别变化十分关注,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能性变的鱼类竟涉及到有七个目、二十三科,其中较普遍的是:由雌性变为雄性,但由雄性变为雌性者则比较少见。

加勒比海有一种美丽的隆头鱼,刚孵出的幼鱼是“清一色”的雌性,体色金黄,但“中年”以后,体色转为深蓝色,并有斑马条纹,这时性别已成为雄性。因此它们的“婚姻状况”和黄鳝一样,永远是“老夫少妻”。

  印度洋里有一种与海葵共生的雀鲷鱼。在一群鱼类中只有两条雌鱼“领衔”,其余的都是雄鱼,严然是个“母性社会”。但是当“领衔”的女主人无法履行“职责”(或体力不支.年老为衰)而“离群出走”时,这时在这鱼群中身体最强壮的雄鱼,性变为雌鱼来“顶替空缺”,继续履行“母性社会”的天职。

  在澳大利亚沿海有一种鹦嘴鱼,鱼群中只有一条最大的个体是雄性,每天忙与众多雌鱼交配,真是“妻妾成群”的“一夫多妻制”。由于某种原因(或体力不支),一旦“空位”出现空缺,那就会在鱼群中最大的雌鱼会在1小时内神速地由雌性变为雄鱼,不致于出现“权力真空”。但真正要使卵巢改弦易辙成为精巢,还得二、三个星期才能履行“排精”的重任。

  巴西海区有种“石斑鱼”,其“性逆转”更为奇妙,在一天内,“性逆转”要“变”几次。当一对石斑鱼在进行“婚礼”(交配)时,雌鱼产卵,雄鱼排精,但过不多时,它们却互换“角色”,产卵的雌鱼变成排精的雄鱼,排精的雄鱼变成产卵的雌鱼。如此一天可以“颠倒鸳鸯”达四、五次之多。

  那么,“性逆转”之谜何在?上面已经提到,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非有什么“谜底”,但最近英国国家环境局对英格兰和苏格兰八条主要河流中的野生鱼类进行例行采样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60%的斜齿鳊鱼的雄性生殖器官中能产出卵粒,换句话说,它们已变成了一种雌雄两性兼有的“怪鱼”。

  为此,英国鱼类学家对“怪鱼”进行了研究,终于揭开了野生鱼类自动变性之谜。原来斜齿鳊鱼的内分泌系统对水环境中的有机化合物极为敏感。在未受任何工业污染的洁净水体环境中,斜齿鳊鱼能保持原来的性别,因此可以正常的“生儿育女”的繁殖后代。当水环境受到上游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时,斜齿鳊鱼的内分泌系统受到废水中有机物的刺激而产生紊乱。从而导致斜齿鳊鱼既分泌雄激素,又分泌雌激素。它们的”性”--生殖器官也随之发生变化(“性”)。据英国鱼类学家为析:工业废水中的多氯联苯、邻笨二酸、烷基苯、有机锡,以及双酚类化合物等,对野生鱼类的内分泌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性变”)。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旦野生鱼类的内分泌系统受到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它们就会失去正常繁殖后代的能力。也可以这么说,在严重污染的河流湖泊中野生鱼类会逐渐减少,甚至绝迹。

  鱼类“后天”性变给我们一个警示:大力治理工业三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