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多多娓娓动听并非不比不行的比目鱼

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征战不断。一天,吴国国王正乘船沿江而行,到了吃饭时间,随得人员便端一盘可口的烩鱼。吴王吃得津津有味,忽报曹兵追来,吴王立即把剩下的鱼倒进江进而,命船全速前进。谁知这被倒江里的钱鱼沉到了水底,慢慢又变成了一种新的鱼,当时称作王余鱼,即国王吃剩下的鱼。这种鱼的样子很特别,身体扁扁的,像只鞋底,所以古代也称它板鱼、鞋底鱼、婢屣鱼等;身体的一侧永远朝下,颜色淡淡的,另一侧永远在上方,颜色深深的;两只眼睛长在身体的一侧,在体左侧或右侧,但永远在身体朝上的一面。起初人们认为每条板鱼只是鱼的一半,只长一只眼睛,必须两条鱼合在一起才能活动,于是《吕氏春秋》中说:“凡遇合他时,不合,必待合而后行。故比翼之鸟死乎木,比目之鱼死乎海。”这就是比目鱼名称的由来,而且把比目鱼比作情深意切、形影不离的情侣,是爱情忠贞的象征。晋代名人郭璞也说:“比目之鳞,别号王余,虽有二片,其实一鱼,协不能密,离不能疏。”更有趣者是《古小说钩沈》的记载:“东城池有王余鱼,池决,鱼不得去,将死。或以镜照之,鱼看影,谓之有双,于是比目而去。”就是说东城池决口,鱼不逃掉,奄息待毙。人们让它照一下镜子,它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竟觉得自己不是孤立的,还有陪伴着的,于是便双双而去。明代科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纳目》中写道:“比,并也。各眼一目,相并而行也。”直到清代有个叫郭柏枪的人,因为在海边上常吃比目鱼,才在《海错百一录》中依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人们,“此鱼多单行,并非不比不行也”。至此,对这种鱼的错误看法延续了上千年才得以纠正。关于比目鱼,还有些有趣的传说,说龙王三公主招女婿,梅章鱼自不量力,让比目鱼去做媒提亲,龙王很生气,一个耳光,把比目鱼的两只眼睛打在了一起。
  但是比目鱼的名字,现在依然沿用着。现在人们已经知道比目鱼的种类还是很多的,仅我国海域就有50多种,看它们的形状,有的似枝,俗称板鱼;有的像牛舌,如舌鳎;有的全身有美丽的条纹,宛如一条花的手帕,如条鳎;还有的似枯木之叶,如木叶鲽。人们把两眼位于身体左侧者叫鲆、鳎,两眼位于右侧者叫鲽和舌鳎。两眼究竟是位于左侧或右侧可不是随心所欲安排的,而是一代一代遗传下来的。正常的,在身体左右侧是对称的。但随着慢慢长大,比目鱼也学着它们长辈的样子,沉到海底,时常将身体埋藏在沙子里,于是两只眼睛就渐渐移到身体一侧,这样对两眼露出沙外观察动物十分方便;身体朝上的一侧颜色变得和周围环境如沙石等的颜色相似,便于伪装;但只要受到触动,身体就会上下波动快速游到另一个地方,一转眼又把身体埋进沙里了。它们一直生活在海底,伺机捕食各种小鱼、贝乌贼或其他小动物。由于游泳能力不是很强,比目鱼很少到水的上层活动。
  比目鱼俗称偏口鱼,肉味很鲜美,刺又少,在宴席上不失为一道上等佳肴。人们知道它好吃,竞相捕捞,使其数量大大减少。为此,不少国家已开展了比目鱼的人工养殖。
  比目鱼的特殊体形,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并非不比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