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缸中前置桶的作用的必要性

 前置桶不是必需品。一般来说,过滤桶里的空间都可以满足放置滤材的需要。需要使用前置桶的原因,一般是过滤桶的流量远远超出缸本身的(常规)需要。

有时候,草缸也需要用较大流量的过滤系统,这要根据草缸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当水草非常茂盛,光照非常充足的时候,草缸中的藻类活性往往也非常高,因此需要采用较大的过滤系统来抑制。若采用较大流量的过滤桶,往往会产生较强劲的水流,对缸内水草或者其它生物产生不利影响。这时候就需要增加滤材提高水阻来降低流量。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一是滤筒内全采用细棉;二是增加前置过滤桶并在其中放置滤材。但是第一个方法容易造成滤材阻塞,需要经常拆洗;第二个方法会增加系统的体积和复杂性,但可以大大延长维护周期。

从过滤效率上讲,采用较大驱动能力的过滤桶,然后通过增加滤材的方式降低水流,是提升水草缸过滤系统功效的好方法。如果采用常规配置的过滤桶,增加滤材后水流可能会减小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同样不利于缸内生物)。

对于水族使用的过滤桶(或者水泵)来说,增加水阻不会损坏设备或者造成功耗增加,它们的水泵属于一种磁力泵,水阻越大功耗越小,只是工作效能会有所下降。但某些过滤桶(或者水泵)的桨叶设计不太好,长期工作于高水阻的状态下容易开裂甚至脱落。因此在选择过滤桶并且准备增加前置过滤时,应选择那些口碑好的、质量稳定的品牌。

曾有人问我,过滤桶本来流量大的时候过滤能力很强的,你降低了流量,不是和当初想提升过滤效能发生矛盾了吗?其实过滤系统的效能是流速与滤材容积(实际是水流与滤材的接触面积)的乘积,增加滤材后,虽然导致流量下降到和较小的过滤桶流量差不多,但增加了滤材的容积。因此在总体上,过滤的效能是增加了的,在流量相同的前提下,使用同样的滤材,过滤系统效能与滤材容积呈近似正比(因为有边际效应存在,不能达到数学意义上的正比)。

草缸中的过滤不需要专门考虑生化过滤部分,水草本身就是很好的生化过滤。在过滤系统的考虑上,草缸和鱼缸有很大的不同:

1、鱼缸由于没有水草作为水质“净化”的手段,因此对硝化系统的依赖要重得多,物理过滤反倒不是非常重要(或者说地位差不多)。

2、草缸的过滤系统重点在物理过滤上。草缸中的过滤,实际上还要兼负除藻和保持光照效率的重要功能。良好的过滤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水中藻类孢子以及藻类的密度,降低暴藻几率。这样可以提高水的透明度,使得光线在水中的传输损失大大降低。不要小看水的透明度,有时候其差别会非常大。看上去仅仅是轻微浑浊的水质也会对光线造成10%以上的损耗,而我们使用的反光板,最多也就只能挽回4%不到的光照。

对于草缸来说,前置桶的作用是“预过滤”,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减小后面细过滤的负担,延缓细滤材的阻塞,从而延长维护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