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观赏鱼细菌感染的原因

首先,近期随着养鱼周期的加长,经常在感悟水体的重要性,从题目本身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化状态的思考,这个思考排除了寄生虫(内外寄)范畴,只考虑细菌性感染,而思考的主体就是水和鱼。同时亦排除自身免疫力弱的部分群体(有些鱼体因自身抗力偏弱,在某些标准环境下,亦会感染疾病)。

那首先从常见的细菌性感染来发想,鱼体的常规细菌性感染常体现于体表,如鱼体充血(出血)、溃烂(身、尾、头部、眼部等)、菌腮等。

1、水体中的有害细菌含量超过安全范围

鱼生活在水中,大家都知道,即使在饲水的正常状态下,缸内亦存活着大量的细菌,其中有有益菌和有害菌,当然,有害菌可以基本定义为致病菌,如:粘球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极毛杆菌等。当水体中的有害菌在一个安全范围时,鱼体在正常状态下,不会被细菌侵袭而致病,但当水体的细菌含量超过安全标准时,在适当的机会下,鱼体将会患细菌性疾病。

A、季节性:每年4-5月份,春夏交替,水温升高,鱼体代谢加速,同时是水中细菌繁衍的一个高发期,这个阶段,有害菌会大量繁殖。每年8-9月份,季节交替,水温逐渐下降,也是某些致病菌繁衍的高发期,这2个阶段是致病菌亦超标的时期

B、温度:在较高的水温下,鱼体吃食及排泄加快,为细菌的繁衍带来便利,同时较高的水温也是细菌爆发的温床。

C、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如果太久不换水,或在夏天鱼体吃食及排泄过多的情况下,水中有机质含量会增加,而这一点却为细菌的繁衍提供了温床。

D、水体过小或密度过大:在正常投喂下,水体过小或密度过大亦会大大提高单位水体的有机质,进而引起致病菌大量滋生。

2、水体中的有害细菌虽未超过安全范围,但因各种原因,致使鱼病。

那么大概分析一下,在何种情况下,即使致病菌在安全范围,鱼也会致病。

A、因某些原因导致鱼体外伤,如:捞鱼或缸中有尖状物,导致鱼体损伤,外寄生虫寄生处导致鱼体损伤(如:锚头蚤等)

在这种情况下,鱼体损伤处直接接触水体,即使致病菌在安全范围,但也会受到细菌侵袭而致病。

B、因某种原因导至鱼体自身免疫力下降,致使致病菌在安全范围,鱼也会致病。

1、季节交替(4-5月、8-9月),因水温变化较大,鱼体自身要进行适应环境的调节,在此阶段,鱼体的抵抗力会下降。

2、繁殖季节,亲鱼繁殖之后,自身免疫力会大幅度下降。

3、经过长途运输的鱼,其自身免疫力会较差,状态不好。

4、新鱼在刚进入新环境的时候,适应环境期,免疫力也较差。

5、水环境突变导至鱼体不适、紧张,致免疫力下降,如水流直冲鱼体、过水温差过大、升温或降温过快、气候突变等

C、带病新鱼的病菌引入。这一条不用再详细描述了,就是买到了病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