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能懂人类召唤

极度濒危而又异常敏感 遇到人类就会一哄而散

“胆小”金丝猴也敢“撒野”金丝猴能听懂人类召唤金丝猴胆子越来越大神农架金丝猴增加了几百只

被誉为“国宝”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丝猴,极度濒危而又异常敏感。在野外,要想看到金丝猴是一件难事。因为往往不等人类靠近,它们就会一哄而散,迅速消失在深山老林。

9月2日,记者在神农架林区采访,却目睹了神奇一幕:科研人员呼唤几声,野生金丝猴就成群结队地下山,在科研人员手中取食,甚至爬到他们头上“撒野”。

2日下午3点10分,记者来到海拔2150米的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研究基地。这里设有一个监测点,长期跟踪监测金丝猴的活动。

基地工作人员透露,观察金丝猴,每天有两个最佳时段:上午9点以前;下午3至4点。这通常是给金丝猴喂食的时间,一吃完食物,金丝猴就会躲进林 中睡觉。游客看金丝猴,必须得到基地批准。基地是否批准,要视情况而定。有些特殊时段,如母猴产仔、公猴争夺“家长”位置时,严禁游客进入。因此,到神农 架能否看到金丝猴,还需要一点运气。

基地有一条木质长廊,通往金丝猴监测点。长廊起点顶棚上,装有几盏紫外线消毒灯。进入监测点,必须换上金丝猴习惯的基地淡绿色迷彩服,并经紫外线消毒,以防将病菌传染给金丝猴。

记者与科研人员一道沿长廊缓慢前行,走出100多米,突然发现山上树丛中有身影一闪。定睛一看,是金丝猴!粗略一数,有20余只。有的在树上跳跃,有的在地上疾行,有的站在原地,警惕地观察。

在离金丝猴群约50米处,记者驻足观察。一只雄性金丝猴从树林钻出,越过小溪,径直来到长廊下方。记者清楚地看到,这只金丝猴脸部中央毛色雪 白,其余部分直至脖颈和肩膀,都是美丽的红黄色。其后背、尾巴和前臂正面,毛色以黑色为主。金丝猴嘴唇两侧,各有一个类似疣子的凸起。

金丝猴伸手向科研人员讨要食物。科研人员给了它几颗带壳的花生,它吃完后,又伸手讨要。科研人员动作慢了一点,猴急的金丝猴纵身一跃,跳到护栏上。见科研人员没给花生,它竟然爬到科研人员肩上,伸手直接到口袋里掏。

另一名科研人员拿着装有花生的盆子,越过小溪钻进树林,一边将盆里的花生摇得沙沙响,一边“噫~噫~”地大声呼唤。听到唤声,又有2公4母共6只金丝猴从山上下来,其中一只母猴胸前,“挂”着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猴。

6只金丝猴纷纷跃上护栏,向科研人员讨要食物。记者发现,搂住母亲脖子的小猴屁股有一处伤口,流出的血染红了毛发。科研人员察看后,说:“可能是母猴跳跃时,被树枝戳伤的,不碍事。”

科研人员喂食时,一只母猴见记者握着拳头,以为有食物,用手打了一下。记者张开手,母猴见没有食物,只好作罢。那一瞬间,记者感觉金丝猴的手很柔软。

27岁的科研人员杨万吉告诉记者,“噫~”是金丝猴的叫声之一,是“友好”的意思。

杨万吉说,在这里,人不会欺负金丝猴,金丝猴反而经常欺负人。金丝猴一不高兴,要么将科研人员的脸抓伤,要么从树上进行“屎攻”,拉科研人员一头“猴粪”。

2005年,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成立金丝猴保护与研究中心,对区内8个金丝猴种群实行全天候野外跟踪研究,并在大龙潭建立研究基地,对猴群进行重点监测研究。

杨万吉告诉记者,神农架金丝猴主要分布在大龙潭、千家坪、金猴岭三处。

其中大龙潭有两个族群,最大的一个有140多只,最小的一个,也就是现在观察到的这个,有80多只。在神农架所有金丝猴族群中,唯独这个族群不怕人,敢与人类接触。

据了解,保护与研究中心成立以前,由于冬季野外食物短缺,金丝猴死亡率较高。监测站成立后,科研人员将花生、苹果、橙子、桃子等食物投到野外喂 金丝猴,但金丝猴不吃。科研人员没有放弃,将苹果包在金丝猴爱吃的云雾草中,继续投喂。几天后,一只饥饿至极的金丝猴,忍不住吃了一只苹果。其它金丝猴在 一旁观察。第二天,见同伴没死,其它金丝猴跟着吃起来。从此,这群金丝猴知道科研人员不会伤害它们,胆子也越来越大。第一个“吃螃蟹”的金丝猴,后来被科 研人员取名“大胆”,现在仍然活着。

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多方努力,目前,神农架金丝猴数量已经从最少时的600多只,增加到1300多只。

杨万吉介绍,这群金丝猴亲近人类,给科研带来了极大便利。为了觅食,金丝猴族群经常处在移动状态,移动距离一般在60公里左右。猴群一移动,科 研人员必须携带各种监测设备跟着移动,遇到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或猴群移动到陡峭的悬崖边,监测就更加困难。“有个固定地点长年监测金丝猴,是一件幸 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