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宠物龙八龙贺岁福到人间

2012壬辰龙年,特别找来“都市牧场”宠物园创办人方训勇及爬虫类饲养者陈英俊,带来“天龙八部”,为爱宠人士们揭示龙家族的真面目。

世上是否真的有“天龙”,就继续留给文化和艺术界去想象,现实中的龙也许让人大跌眼镜,也许有点啼笑皆非,纯粹是特别策划的一番心意,不必太认真,笑笑好过年。

它的名字叫龙猫,但真正的血缘既非龙亦非猫,而是“鼠”,正确名称为“绒毛丝鼠”(Chinchilla)。

“龙猫”之名,源自香港及台湾,毛茸茸的袖珍型宠物鼠,酷似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笔下的“龙猫”(Totoro),因此赋予“龙猫”中文别称。

可爱的小东西原产于山区,所以拥有柔顺的毛发,地域山区恶劣的寒冷气候,但也因其皮毛而成为人类大肆猎捕的目标,被人狩猎及豢养的历史已久,目前的野生品种已濒临绝种危机。尽管已被列为受保护动物,非法捕猎依然严重。

在野外,它们结群生于岩石地带,一个社群大约100只以上,主要栖息在岩石洞穴或裂缝中,只在晚间活动,属哺乳类,素食动物。在家饲养,只要喂食干草、干粮及果类(花生或瓜子等)即可,但饲养环境不能太燥热。

无需担心卫生问题,因为龙猫很爱干净,只要准备火山沙,它们就会自己打滚“洗沙浴”。切忌为它们“洗水浴”,否则很容易生病。

此外,饲养者不必费神为这小东西修剪毛发,它们不会呱噪,也不会产生异味。目前4、5个月大的龙猫,市场售价约600令吉至1500令吉。饲养者须申请执照,但不必每年更新。

现状:易危 分布:智利西部的安第斯山山区

第一次亲手触摸“龙”,感觉就跟视觉一样——粗硬的皮,其貌不扬。一分钟之后,原有的忐忑感荡然无存,不再“以貌取龙”,因为手中那安静的棕黄色小东西,配合度实在太高,温驯乖巧。就像乍听其名最初,很有气势,结果却是“小家碧玉”——出乎意料。

小家伙体形扁平,色彩变化较大,可从黄色、褐色变色到红棕色,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深色斑点,体背和颈后部覆有刺状鬣鳞。此品种和其他髯龙的区别在于,其体侧(附肢之间)有一列扩大的锥状突起,胸部中央有一丛髯状鬣麟。目前幼龙的市场价约150令吉至400令吉。

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上天入水,翻腾覆雨,威武吉祥,现实中的髯龙其实生活在干旱环境,常在栅栏或枯木附近猎食昆虫。

主人方训勇好意提醒,虽然髯龙先生没有杀伤力,但自我保护是生物的本能,受到威胁时的髯龙,会张开大口,并急速展开位于胸部的成丛的髯状刺鳞,保护自己,其俗称也由此特征而来。

分布及环境:澳洲中部的东端、干树林和沙漠

近源种:东部髯龙(Pogona Barbata)

青龙与红龙 (Green Iguana & Red Iguana)

大多由美国进口,俗称“美国青龙”及“美国红龙”美洲绿鬣蜥及红鬣蜥,需要申请执照才能饲养,而且须每年更新,但更新费仅需10令吉至20令吉左右。目前大约6寸的幼龙,市场价约160令吉至300令吉,成龙则体长约4尺至5尺,此次所展示的,就是身长逾1.5公尺的成龙。

据了解,鬣蜥是被研究得最多的蜥蜴类,幼体亮绿色,但成体体色转暗淡,在群体中占优势的雄性,前肢呈鲜橘红色,头部浅白色。

事实上,美洲鬣蜥有两个品种,美洲绿犀鬣蜥(Iguana Rhinolopha,分布在中美洲),特征是吻端具有小的犀牛角样的突起,另一亚种就是分布在美洲南部的的鬣蜥,吻端没有突起。

雄性鬣蜥具有强烈的领域性,遇到入侵者时,二者侧向对峙,为了使自己显得高大,总是高高站起、昂首上下点头、摇动喉囊,一副张牙舞爪准备“开战”的样子。

鬣蜥有很长的尾部,绝非一般的尾巴,而是很有力的“鞭子”,用来抵御和反击敌人的防卫武器,在水中时则是很好的“桨”,推动身体前进,逃跑时是迷惑敌方的工具(尾巴被抓住时会自断)。

相较于其他龙家族成员,鬣蜥身形较大,以为是凶猛品种,结果同样是草食动物,不同的是,它在幼小时和次成体时属“肉食类”,主要是吃昆虫,成体后则变成了“素食者”,以植物为食。

饲养鬣蜥,必须注意的条件是放在阳光充足的角落,在笼子里准备一些沙,喂以蔬果即可。

分布及环境:墨西哥、美洲南部的森林中的河流

近源种:小安的列斯美洲绿鬣蜥(I Delicaissima)

绿水龙 (Green Water Dragon)

绿水龙的体色可从绿色变成橄榄棕色,但它不是“变色龙”。在此次的“八龙贺岁”中,它是唯一的肉食动物,是无脊椎动物,有时也吃蛙类、小蜥蜴、鸟类和植物浆果。

绿水龙的尾部色彩呈黑白相间的色环,尾侧扁,颌下大鳞白色,颈背具有一列锥状的鬣鳞。虽是“水龙”,不只精于游泳,还善于攀缘和挖洞。

要饲养水龙,“必备条件”就是需要水,不过只要在笼子里准备一些水,或是放在小池里饲养即可。目前幼龙的市场价约80令吉至300令吉。

近源种:棕水龙(Physignathus Lesueuri)

蓝舌石龙子 (New Guinea Blue-Tongued Skink)

分布及环境:新几内亚和印尼东部、森林、草原及种植园

近源种:东蓝舌石龙子(Tiliqua Scincoides)

顾名思义,就是龙家族中拥有“蓝舌头”的成员,外型上也有明显不同,其他龙家族都是外皮粗硬,只有它鳞片光滑、外皮的纹路像蛇纹,体型粗壮,从尾基部到尾末端逐渐变细,头宽大,具大盾片。

一般的蓝舌石龙子体色较浅,但此次见到的品种色彩偏深,而且变化较大,具黑色缘纹和棕色横斑两种色斑模式。目前市场价约400令吉至700令吉。

饲养蓝舌石龙子不难,因为它是杂食动物,喂食肉类、果类、昆虫都可以,而且只要养在普通笼子,因为它们体型不大,也不活跃好动。

虽然这蓝舌头的家伙不具强大杀伤力,但若受到攻击或威胁,会发出“嘶嘶”声和摆动它的蓝色舌头恐吓对方,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变色龙(Chamaeleonidae/Chameleon)

澳洲避役俗称“变色龙”,因其善于跟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身体的颜色,是众多“龙”之中,最难饲养的一种,因为它对环境气候特别敏感,温度条件要求很高,日间温度须保持在摄氏28度至32度之间,夜间温度则须保持在22度至26度之间,若长期处于温度状态,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生长减缓的情况,甚至绝食至死亡。

变色龙的种类大约有160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其中在马达加斯加居住的种类占一半左右,有59个品种是这个地区独有,属杂食动物,主要食物是昆虫。

变色龙能躲避天敌,传情达意,类似人类语言,是一种“善变”的爬行动物,在自然界中,是名副其实的“伪装高手”,常在不经意间变换颜色,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环境之中。

因原产自非洲,饲养者最好依据它们的生活习性,采用放有树枝的饲养箱,尽量保证有自然日光,理想条件是每天日照30分钟,最佳日照时间是上午和餐前,在自然光线下,它们的颜色会更加明亮、色泽鲜明。

过江龙(King Cobra/Ophiophagus)

俗称“过江龙”的眼镜蛇王,虽具有眼镜蛇的多数特点,但不属于眼镜蛇类,它的体形更大更长,一般长达3、4公尺,最长记录是6公尺!基本上没什么人胆敢豢养这个“王者”。

眼镜王蛇没有眼镜蛇的斑纹,颈部扩展时较窄而长,性情更凶猛,反应较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每次毒液注射量多达400毫克至600毫克,最多分泌量可达700毫克至800毫克,能一口毒死20至30个成年人,若毒液全部释放,要一口杀死50个成年人绝对绰绰有余!以此毒性和毒液量,只要咬上一口,3个小时内就能杀死一头三吨重的亚洲象。

眼镜王蛇是是目前所知,世上最危险的爬虫类,连同类也避之唯恐不及——因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蛇类。最长寿命为25年。

人们赋予它“过江龙”之名,因其长度和巨大体型,而且能将身体的三分之一竖立起来,高度可达1.80米!攻击人畜动作迅雷不及掩耳。据专家所言,印度境内的大象,见到它也要绕路,尽量避开。

学名:Ophiophagus Hannah

分布及环境:东南亚、中国及印度等地的热带雨林、灌木林、空旷林及树林

鱗片分佈:背部(15行)、腹部(雄:230-250行/雌:239-265行)、尾部(雄:83-96行/雌:77-89行)

角龙(Desert Horned Lizard)

美洲沙漠角鬣蜥俗称“角龙”,常被误认为是“角蟾”,因其体形呈椭圆形,具有角状嵴,从体侧到胸部有一行鳞片,体色通常为棕黄色、米黄色或灰色,杂以各色饰纹,使其形态和颜色看起来似卵石。

看起来最凶猛的角龙,却是“食蚁兽”,仅以蚂蚁为食。

近源种:美洲海岸角鬣蜥(Phrynosoma Coronatum)

方训勇特别提醒,上述的宠物,只有美国青龙、红龙和龙猫需要申请执照,其余都可自由豢养(眼镜蛇王不能豢养)。

“这些宠物都是热带区域的物种,适应力及耐力都强,只要事先了解它们的个性、习惯及所需环境条件,一点也不难饲养,最主要在于饲养者的心态和是否用心。”

除了龙猫属于热血的哺乳动物,其他七种爬虫类都是冷血动物,而且大部分都是素食动物,外表看似凶神恶煞,其实不难驯化,而且感情一点也不“冷血”。

“其实它们没什么杀伤力。一般人以为猫和狗会认主人,会有感情,实际上,爬虫类也会认主人,也会产生感情,特别是从小就开始饲养,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很驯良的宠物。”

此外,这类宠物卫生,没有异味,不需占据很大空间,即使公寓住宅也可饲养。

传说中,痴迷于画龙的“叶公”,因画龙而成名,还感动天龙下凡现形,结果却吓死这位爱龙的艺术家。

今时今日,目睹了“龙家族”的几位成员之后,脑袋瓜灯光一闪:古时候的那位叶公,有没有可能就是看到这些其貌不扬的龙家族,因而龙梦破碎,以为见到“凶兽”而被吓死……?(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