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锦鲤养殖产业需调整心态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市率先从日本引进锦鲤并进行培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较大规模锦鲤养殖企业30多家,养殖面积达1.1万亩,年产锦鲤1500万尾(其中优质锦鲤5万多尾),约占全国产量的20%,年销售量达1000万尾,年交易额近2亿元,并于2009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锦鲤之乡”称号。

然而,我市的锦鲤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品种质量与先进水平差距大,优质品种仍要依赖日本进口;另一方面,来自周边地区的竞争正在加大,甚至威胁到了“中国锦鲤之乡”称号的去留。那么,我市该如何在竞争中突围而出呢?笔者是行外人,对锦鲤养殖一窍不通,具体的发展策略真不敢乱说。但作为一个旁观者,却感到业内有两种不正确的心态需要予以纠正。

首先是浮燥心态。据资料显示,日本培育锦鲤的历史可追溯至十九世纪初的日本文政时代,当时新泻县一带的鲤鱼养殖者对变异的鲤鱼进行筛选和改良,培育出锦鲤的初始品种,后又经过一百多年的筛选培育,逐步形成现在的数个体系。也就是说,日本锦鲤是经过数代人的积淀而培育出来的,而我市锦鲤业的发展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多年,仅及人家的一个零头。若果总是怀着“超英赶美”的浮躁心态,希望马上赶超日本的水平,只怕难以真正静下心来搞业务,逐步培育出具有本土特色的顶级品种。由此,笔者想起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几十年如一日深入田间作业试验,终于在杂交水稻研究上取得突破,搞锦鲤养殖也应有这样的耐心与狠劲。

其次是“保牌心态”。我市拿了“中国锦鲤之乡”的称号之后,几个近邻对此一直虎视眈眈,我市相关部门和企业则处处提防着,担心此称号被夺走。其实,我市有自身的优势,其他地方是难以夺走的:一是我市的培育历史相对较久,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二是我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质的水资源,为养殖提供了条件保证。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科研力量薄弱,难以推动企业做强做大。而我市的几个竞争对手也存在类似情况。正因如此,这几个地市虽然都有振兴锦鲤产业的决心与蓝图,但囿于力量不足而举步维艰,处处要仰仗外国的支持,使整个锦鲤产业难以有大的突破;同时又因内部的恶性竞争,透支长远发展的潜力。为此,笔者的建议是,我们能不能抛开门户之见,组成“珠三角锦鲤共同体”,共同打造中国的锦鲤业“硅谷”呢?这样,就能互补所短,使中国锦鲤产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当然,除了养殖企业之外,地方政府也不要好大喜功,拼命催促锦鲤业跨越式发展,而应“无为而治”,给予企业充裕的发展空间与时间,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相信,只要我市的锦鲤产业能调整心态,假以时日定能使之有长足发展。(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