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画家林跃北京开个展

9月中旬的北京,秋高气爽,在长安街边上的北京民族文化宫艺术馆里,“敬畏生命,我用一生守护您林跃藏獒油画主题展”正式开展。央视名嘴朱军担任展览主持人,著名影视演员刘劲等明星也亲临捧场,为了让家乡同行见证盛况,画展主办方还出巨资包机组织了160多位画家、艺术批评家和媒体从成都飞来北京观看画展。

这场穿越时空的“性灵对话”是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承办。

昨日,现场一共有100多幅藏獒油画参展,全是画家林跃近10年来创作的最经典作品,“许多藏獒绘画都进入市场,这里的百分之八十是从藏家手中借来的,相当不容易。这次展览对我来说相当重要,今后可能也很难被复制。”林跃在展厅门口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

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精灵们,在风雪中那奔跑的雄姿,秋风中伫立的身影,月光下凝视的神情,花丛中守护的姿态,永不畏惧和威严的眼神,隐忍待发的身姿时,瞬间便激发起观众内心的敬佩和怜爱。

在展厅的显眼位置,悬挂着一张超大的油画《我用一生守护你不离不弃》,画的背景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解放军战士抗震救灾的场面,倒塌的楼房前趴着一只黑色的藏獒,可能是因为主人不幸遇难,这只大狗竟流出悲伤的眼泪。

千人观展杰克·罗森盛赞“藏獒外交”

当天一共有上千京城艺术迷慕名前来展,有不少名人。周恩来的特型演员刘劲还友情客串了“解说员”,他说:“我和林跃是多年的老友了。我出生在四川阿坝,从小在山里长大,而林跃却是从大城市走到山里去写生藏獒,我们刚好相反,特别有意思。我看过他画藏獒的纪录片《呼唤》,特别受感动。”

刘劲给记者讲了个小故事:“我小时候没少见藏獒,曾和邻居家养的大藏獒狭路相逢,被它的眼神吓得魂飞魄散。长大后,我在林跃的画中找到了我印象中那股野性。”他还笑着说,“林跃是中国毋庸置疑的藏獒画家第一人,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美国犹太人大会主席杰克·罗森也专程从美国赶来北京画展现场,并在飞机上度过了自己65岁的生日。杰克·罗森是美国商界的大腕,被评为“当今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五位犹太人之一”和“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犹太人”之一。“我一直对中国传统而古老的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林跃和我是在纽约认识的,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而且充满了想象力。”据杰克·罗森介绍,自己家中收藏了不少顶级画家的名画,其中也有林跃的藏獒,一些世界级收藏家去他那儿做客的时候倾倒在林跃的藏獒前,很想和林跃见上一面。他告诉现场观众:“林跃所从事的

因为这些备受观众喜爱的藏獒绘画,林跃本人亦成为现场光芒四射的明星。他说:“这次的展览主题是"敬畏生命",希望参观者能读出这层寓意来。”画藏獒近10年,画过上百只,林跃感触颇深,“藏獒是忠诚度最高的一种动物,每次去到高原,藏獒"西巴王"都热情地迎接我,甚至会在我的帐篷外守候着。”

他说:“我这一生,经历过生意场上的得意与失意,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是一只黑狗的忠诚和不舍不弃,给了我温暖与坚持走下去的勇气。10年前,我离开繁华的大都市,走进藏区生活,与藏獒的朝夕相处,给了我感知人类以外的另一种生灵的机会。我的油画是我对藏獒的精神礼赞。我想在喧闹浮华的世界中,以中西艺术语言的交融描绘出自然宁静、关爱和谐的美好生活,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林跃说:“藏獒与人类之间形成的牢固的伙伴关系,面对危险时藏獒身上所彰显的勇敢无畏,藏獒对主人的忠诚和家园的守护,正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呼唤和渴望的可贵品质。”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21日。今年11月林跃还将再赴法国巴黎参加一场艺术邀请展,明年还将去俄罗斯举办个展。

今年50岁的林跃是中国第一位以藏獒为创作题材的艺术家,早在1984年林跃在四川美术学院学习时,他就见到过藏獒并听到了很多关于藏獒的传奇故事,后来渐渐被藏獒独特的力量和气势之美所感动。2006年10月,林跃的藏獒油画在成都首展;2007年12月,林跃在巴黎大皇宫博物馆举行展览。2009年12月,美国纽约曼哈顿,由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出版的《东方画獒大师林跃油画作品集》在美国首发,引起轰动。2010年6月,耶鲁大学举行“东方画獒大师林跃藏獒油画作品展”,2011年5月,林跃应邀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演讲,打动了哥大和耶鲁的师生们。

此次藏獒油画主题展是林跃近10年来倾心创作的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这也是全国第一次以藏獒为主题的油画艺术展。来自四川的160多位各界名流更是专程包机前往北京观看,除了四川美协主席阿鸽、四川美术馆馆长梁时民等著名画家,巴蜀笑星沈伐也在其中,路上他就感叹道:“包机看足球的有,包机看明星演出的有,但为了看一次画展而坐包机,我反正以前没听说过。”四川省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巴蜀画派》总编李杰向记者介绍,林跃这次北京个展是向全国推广“巴蜀画派”的大好事,“他为四川本土艺术家做出了表率作用,今后希望会有更多的本土画家能走出去。”(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