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鱼的体形结构及生存特点

脊索动物,外形像小鱼,体侧扁,长约5厘米,半透明,头尾尖,体内有一条脊索,有背鳍、臀鳍和尾鳍。生活在沿海泥沙中,吃浮游生物。

文昌鱼体长很少超过8公分(3吋),外形似无眼无明确头部的体细长的小鱼。分为两个属──文昌鱼属(Branchiostoma, 亦称Amphioxus属)以及偏文昌鱼属(Epigonichthyes, 亦称Asymmetron属),共约24个种。幼体及成体均显示脊索动物的特征──脊索、鳃裂及背神经索。

文昌鱼虽能游泳,但大部分时间将身体埋在洋底的砂砾或泥中。觅食时,将身体前部伸出砂砾表面以滤食流过鳃裂的水中的食物颗粒。夜间常在近洋底处游泳。身体两端渐细,中间较粗,体表覆以一层鞘状的表皮。文昌鱼藉身体的迅速运动而在洋底钻洞。

身体两侧肌肉分节,从一端排列到另一端,称为肌节,藉肌节的收缩而游泳。身体两侧的肌节交错排列,游泳时产生一种从一侧至另一侧的运动。文昌鱼不具浮力器官,所以停止游动时即沉落水底。背鳍延及背部全长,绕尾端成为尾鳍,然後延续为腹鳍,无偶鳍。

脊索纵贯全身,构成身体中央的支柱。神经索前端略膨大,但无大脑。血液沿腹侧向前流,沿背侧向後流,但无明显的心脏。

文昌鱼的口腔外有罩状的口笠,其边缘有一列触毛,触毛为流苏状结构,构成一个粗糙的滤器,用以滤去体积过大难以消化的颗粒。鳃裂上纤毛的运动将水驱动,经小口进入咽部。水流中的食物颗粒为能分泌沾液的鳃篮内壁所黏附,然後进入消化道,与酶混合而被消化。与其他脊索动物不同,文昌鱼能进行称为吞噬作用的消化过程,食物颗粒为单个细胞所吞入。

咽上方为排泄系统,由原肾构成,开口于排泄管,导入围鳃腔。内柱相当于脊椎动物的甲状腺,因为它似乎能产生含碘的甲状腺素分子,起调节物质的功能,犹如文昌鱼的激素。

文昌鱼的雌体与雄体外形相同,但生殖腺不同。生殖腺沿体壁排列,突入围鳃腔。分布于热带地区的种类一年生殖数次,但温带地区的种类一年仅生殖一次。含卵或精子的囊破裂,将卵或精子通过体下侧的腹孔排入水中。在水中进行受精。约2天後幼体从受精卵孵出,幼体随洋流飘流,直到它们达到一定的大小并变态为成体。成体随即沉入水底。生活于砂砾中,多生活在50噚以下的深度。

文昌鱼的滤食活动有助于净化水体,文昌鱼数量多的水域通常是清洁的。沿著部分中国海岸线,文昌鱼数量极多,构成渔业的基础。至今未发现确定的文昌鱼化石,文昌鱼的分类完全根据对现存种类的研究。

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门的头索动物亚门,也叫全索亚门。这类动物有纵贯全身的脊索,而且脊索延伸到神经管的前面,故称头索动物;又因文昌鱼没有真正的头和脑,另有无头类(Acrania)之称。它是既象鱼又象蠕虫的动物,但血统上跟鱼及蠕虫相差很远。

文昌鱼肉红色,晶莹、半透明状,两头尖尖,40~57毫米;美国产的加州文昌鱼可长达100毫米,以我国厦门及青岛所产的白氏文昌鱼最为著名。文昌鱼身体细长而侧扁像一把外科医生用的手术刀,到底那边是头,那边是尾,骤然一看很难分辨,所以西欧人叫它为两尖鱼,或称之谓“海矛”。文昌鱼前端有眼点,为视觉器,下为前庭及口口叫“口笠”。前庭周围有40条口须,在咽的两侧有垂直的鳃裂,文昌鱼在它胚胎时鳃裂只有8对,到了成体却增加到180对了。文昌鱼的鳃裂不直接通向体表面开孔,而被皮肤和肌肉包裹着,形成一对特殊的“围鳃腔”。文昌鱼的后端有尾鳍及肛前鳍,背部有一条背褶(即背鳍)它那些鳍只是一层皮膜物,根本没有真正的骨质鳍条;腹面还有一对皮褶,叫做“腹褶”。身体两侧交替长着65个透明的肌节,这肌节是V字形。V字的尖端部分朝着前方,这对在水中的向前运动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