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的前世今生(图)

金鱼的前世今生   

第一次看到《中国金鱼鉴赏与文化》这本书的时候,就被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封面内敛的色彩和含蓄的中国式版面设计融合而成封面。当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进入了一个之前完全陌生的领域。很快,就被书中金鱼的精美图片所吸引,印象中,金鱼,过于娇嫩,就像《红楼梦》里的黛玉,所以就从来没有过养金鱼的念头和尝试。

现在,我不但知道金鱼是鲫鱼的一种,还曾经是佛教弟子眼中神秘的化身,它历史悠久,中国还是它的故乡。确切来说金鱼的故乡是浙江嘉兴,与无锡、杭州、扬州也渊源颇深,它从家乡游到皇城,游到海外,灵性的它带着智慧和友好游到了亚洲、欧洲和全球。飘逸的身姿、绚丽的色彩和亦静亦动的可爱带给了人们无限的休闲和情趣。

《中国金鱼鉴赏与文化》这本书引经据典,详细介绍了金鱼的历史:它最初不叫金鱼,而是金鲫鱼,从南宋时期进入寻常百姓家,自此,金鲫鱼就开始了被培育成金鱼的过程,而喜欢玩鱼的人和“鱼儿活”有意或无意地开始对新奇异种的筛选,更促进了金鱼品种的增加。《桯史》记载了金鲫鱼颜色的变化过程:“初白如银,次渐黄,久则金矣。”南宋时期金鱼的饲养可谓盛况空前,在家化过程中野性有了很大改善,颜色也增添了几种,但体形却保持不变。金鱼从野生—放生—半家化—家化—人工选种、杂交,整个发展过程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历经三百余年,期间人工培育对金鱼新品种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清末至今的一百多年,是中国金鱼培育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人们掌握了金鱼的选种和育种技术。从清末到抗日战争前30余年里,遗传学被广泛应用于金鱼的培育,遗传变异的发生来由、形成原因、遗传性等理论的研究使金鱼产生多种变异。同时,涌现出一大批金鱼研究学者,并随之形成了当今金鱼鉴赏文化的根基。

日本的金鱼是公元649~765年间,由中国传入的。小小的金鱼在日本受到了非同寻常的礼遇,日本人亦专程前往中国学习金鱼养殖技术,并逐渐形成日本的金鱼品种和金鱼文化。“兰寿”在日本金鱼品种中最具代表性,每年11月举办的全日本“兰寿”品评大会最为著名,规模宏大,因此“兰寿”金鱼在日本被誉为 “金鱼之王”。金鱼以其特有的魅力先传入法国,而后遍及欧洲,乃至美洲,虽然各国的金鱼都是由中国传入,也培育出了新的品种,但种类却不多。

书中对金鱼品种进行了详尽介绍。依据色彩和形态,金鱼大类上可分为:草种金鱼、文种金鱼、蛋种金鱼、龙种金鱼及其他品种金鱼。各大类中又有很多小的分类,不但列举了各大类和小分类的详细特征,并配有精美图文,这些知识对于金鱼的鉴赏很有实用性。相信金鱼爱好者和金鱼初学者在这里都可以得到系统、全面的知识。在书中这一部分,依据金鱼品种,作者穿插了大量的漂亮金鱼图片,读者仿佛到了一个金鱼品种展览的盛会。

金鱼衍生的中国金鱼传统文化,连接着诗词、绘画、装饰、佛教、节庆及商贸文化。金鱼的“贵”和“雅”使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寄情的对象,书中描写赞美金鱼的一首首古诗也给了读者一种品味中国文化的美的感受。同时金鱼还成为传播和平的使者。金鱼民俗主要体现在年画、剪纸、风筝、灯笼、织绣、鼻烟壶和其他生活用品上。富有中国韵味的民俗文化通过作者图文并茂的展现使读者在这一部分有了深刻的体味,金鱼吉祥富贵的体态在中国人家处处得以体现。金鱼以其优雅的体态、绚丽的色彩、柔美飘逸的游姿以及清幽闲雅的神韵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我想,所有探求金鱼知识的心在《中国金鱼鉴赏与文化》这本书中都可以获得知识和满足,并且读者也会有和我一样养一缸金鱼的想法吧……

从书中摘录一诗,和读者共享。

金鱼池屡到,胜地有名园。

柳色常春锁,菱歌晚更喧。

香车临水驻,仙袂逐风翻。

借得声华盛,来招旅客魂。(科学时报)